推出「遠見華人精英論壇」
當民主社會中的「民意」,常常變成「集體利己」的聲音時,這個社會就埋下了衰敗的種子。民主社會的政治領袖要當選,誰敢堅持要減少社會福利?要增加稅收?要開放市場?要調升費率?
台灣已經進入了「集體利己」的紅色警區。甚至在威權時代還有過的一些社會賢達,居然在此刻的台灣已經消失了,在緊張的兩黨關係中,對立的兩岸關係中,社會清流已經很久沒有再出現。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一路走來,始終堅持。每年的獲獎,給予的都正是一種象徵性的肯定。
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對每一位讀者,這些論點或看法都可能是:
啟蒙的「種子」。
理性的「鞭子」。
學習的「階梯」。
思考的「橋樑」。
前進的「思索」。
台灣已經進入了「集體利己」的紅色警區。甚至在威權時代還有過的一些社會賢達,居然在此刻的台灣已經消失了,在緊張的兩黨關係中,對立的兩岸關係中,社會清流已經很久沒有再出現。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一路走來,始終堅持。每年的獲獎,給予的都正是一種象徵性的肯定。
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對每一位讀者,這些論點或看法都可能是:
啟蒙的「種子」。
理性的「鞭子」。
學習的「階梯」。
思考的「橋樑」。
前進的「思索」。
我們一直相信:祇有靠進步的觀念,社會才能前進。「進步的觀念」是指那些看法可以提升經濟成長、社會公平、與永續發展。
這正就是《遠見雜誌》推出「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的願望。
這正就是《遠見雜誌》推出「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的願望。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