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子導覽列
首頁 > 金融理財 > 王儷玲台北 > 借鏡國際永續投資趨勢,開創台灣私募永續市場

借鏡國際永續投資趨勢,開創台灣私募永續市場

發文時間: 2023/04/25   文 / 王儷玲台北 瀏覽數 / 9,250+

全球重視ESG議題,前仆後繼地投入永續行動,也讓投資市場出現大變革。國家主權基金、退休基金和保險機構三大法人已開始走得更前面,無論是金額規模或參與型態都更趨多元創新。 

Global SWF統計,2021年各國主權基金對再生能源的投資金額已來到227億美元,包括挪威主權基金、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與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皆已設下2050年前其投資企業全數達成淨零碳排目標。此外,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政策,賦能企業投入ESG的實踐,則推動資金與供應鏈的互利共贏新局。而挪威、日本、澳洲、加拿大退休及保險基金,也以綠能、高齡永續為宗旨,投入減碳、老人住宅、安養長照及智慧醫院等建設。 

國際永續投資策略除了傳統的股債配置外,在另類投資上更是值得借鏡,特別是透過私募股權參與永續基礎建設。私募市場有較成熟專業團隊,可扮演獨特角色,深入探究ESG的潛在風險與機會,執行影響力投資,可協助驅動ESG的轉型及創新,締造永續價值。 

台灣退休基金,可透過私募投入ESG創造雙贏 

資誠(PwC)預測,2025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將成長至近150兆美元,其中私募股權基金占比將成長超過一倍,可望成為ESG的主要引擎。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巨頭,如KKR、凱雷集團等,為投資基礎建設及綠能產業已將專業人力倍增。近期,凱雷集團與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合作,提升ESG資訊與投資效能,範圍涵蓋逾4兆美元的資產,也顯示ESG存在更高的報酬空間,值得深耕。 

近年來,為促進台灣產業和經濟發展,國發會與金管會聯手協助私募基金在台灣市場之募資,特別是希望引導保險公司與更多機構投資人投入ESG產業。目前金管會已開放投信業跨足私募股權基金,並已核准國泰投信推出首檔「國泰永續私募股權基金」,在2021年共累計注資金額48億元新台幣,已陸續投入太陽能、風電案場、循環經濟及物聯網產業,成果斐然。  

但是,相較於國際退休基金與保險機構參與規模,台灣ESG私募市場尚有很大成長空間,且仍存在不少困境,主要關鍵在於法規限制。台灣在政府退休基金以及保險公司的投資法規上,對私募基金的開放範圍與投資比例限制仍大,尤其現在台灣退休基金為彌補退休金財務缺口,保險業為接軌IFRS 17ICS,皆非常需要更多元的優質長期投資工具。 

台灣應借鏡國際作法,以政策鼓勵退休基金與保險資金投入ESG產業,透過修法放寬資金限制,讓機構長期資金可透過私募及另類投資管道投入ESG基礎建設,如此產業也能獲得豐沛發展能量,將更有利於催生大型的永續企業並提升長期報酬率,創造互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