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的新書簽名會上,我特意安排了比較長的QA時間,想聽聽香港讀者的聲音。有位戴著鴨舌帽,面容姣好的女人,舉手發問,她說:「我在臉書上看見妳說,當妳出門時,媽媽會站在陽台上往下看,看著妳坐車離開……」說到這裡,她突然哽咽,無法再說。
我曾在臉書po出一張照片,是在演講時拍攝的,穿著白色罩衫的我,大步流星,無所畏懼向前走去。我寫道,媽媽還健康時,每當我出門,她便會站在16樓的陽台往下看,直到我上車離去。母親對我的愛,是我終身的倚靠,雖然她已經失智了。
提問的女子稍稍整理了情緒,才能斷斷續續的往下說,大概的意思是:「女人為了家庭和所愛的人付出了這麼多,到頭來常是一場空,像我這樣的中年女人,該怎麼對自己好?多愛自己一點點?」當她一邊哭,一邊說的時候,我注意到在場的許多女性朋友紛紛拭淚。被觸動而傷懷的不只是中年女性,還有剛剛成為母親的年輕女性,原來,這是一個普遍的心聲。
戴著鴨舌帽的女子,提出的問題,像是開啟了一個塵封的盒子,釋放出許多委屈、壓抑與失落。看著演講場內的淚光閃閃,我整理出了關鍵字:「付出一切」「一場空」「想對自己好一點」。我感受到了一種覺醒,無限希望。
女性步入婚姻,責無旁貸成為家庭照顧者
女性成為照顧者,似乎是身體裡的程式設定,一旦步入婚姻,便責無旁貸地成為家庭的照顧者,不只要照顧配偶與孩子,還有夫家的長輩與家人,娘家的親人也是不能放棄的責任,這麼重的擔子,這麼多的付出,換來的常常卻是失望──丈夫也許外遇;兒女或許不孝;長輩諸多埋怨……來到中年的女人,回顧自己的前半生,難免會有「一場空」的失落感。想要企求愛的回報,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於是,終於將眼光落在自己身上,這麼多的匱乏,該如何是好?
所幸,只是中年,還來得及。那些從小到大的挫折與創傷,就此一刀兩斷,我們可以過著嶄新的生命,把自己一點一點的愛回來。沒有人比自己更清楚,我們的喜愛與不耐煩,穿自己喜歡的衣裳;吃自己喜歡的食物;與自己喜歡的朋友在一起,哪怕獨處的時候也安然自在。看清自己的需求;扔掉那些原本就不想要的東西;不必在乎他人的評價與接納。總會有人不喜歡你,就像我們也不可能喜歡全世界的人。
發現自己的存在,便是獲取力量的來源。「我和我在一起」,是最完整飽滿的時刻。成為自己最貼心的朋友,最忠實的靈魂伴侶。不只多愛自己一點點,要愛自己很多很多,因為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