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媽媽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從小我沒有吃過學校的便當,都是媽媽每天現做讓我帶去學校,這不是為了表現寵小孩,而是媽媽對新鮮現做的一種堅持,堅持要讓我吃到最新鮮的菜、熱騰騰的米飯。
每次去上學,人家都以為我吃兩個便當,因為除了帶自己的便當,我還多帶了一個便當,媽媽希望能和同學分享,特別是有的同學可能家庭並不是太好。一開始,我其實很不喜歡帶兩個便當,一個原因是重量很重,其次,小時候在同儕之間,我們都不希望特立獨行、想要合群,能和同學一起蒸便當。
後來,我一直記得這件事情,對我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教會了我「分享」:對內、對外都不藏私。
就以RAW的菜單為例,配方都是公開的,在廚房裡,不管是新進一週,或是任職九年的員工,廚房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看每一份菜單,食譜完全沒有任何保留,要拍照、要筆記等,沒有不能分享的秘笈。每天都會有業界的來吃飯,也常有人問:「這個肉這麼好吃,哪裡(買)的?」想知道廠商,我們都直接提供,讓更多的人知道好食材,RAW共享所有東西。
對學生或新進人員,帶來正面助力
大家都覺得菜單是餐廳和主廚的idea、是很私密的,當然,創作是很個人的,當我在創作的時候,一定是先有一個概念和方向出現,所以我通常是創意或是概念起源,但最終達成最好的狀態,都需要透過大家集思廣益,這正是分享的重要性。
前陣子我才發現,我已經在大學教書第七年了,很多人、很多老師問我:「你這麼忙,為什麼還願意去上課?」經常往返兩地奔波,台中、台南、高雄甚至最遠到屏東,我希望能做到「傳承」。
前期的路總是辛苦,希望後面可以走得順遂一點,這些年建立起的資源或是舞台,甚至與國外同樣等級、更高等級的餐廳,我們其實都已經擁有良好的互動關係,這對學生或是新進從業人員,無論是待在現在的團隊裡,或是自立門戶,都能帶來正面的助力。(作者為國際名廚,吳婉瑜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