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子導覽列
首頁 > 教育教養 > 丁菱娟台北 > 無論會不會受騙,我寧可選擇善良

無論會不會受騙,我寧可選擇善良

發文時間: 2023/10/22   文 / 丁菱娟台北 瀏覽數 / 3,950+

人生有時候,會遇到某些情境必須馬上回應,我們當下無法判斷到底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該做或不做,最常考驗我們的,是要不要相信人性,是採取信任還是防備,而我通常是相信直覺,先選擇相信人性。

我想起兩個故事。好多年前去北京出差,那時還沒有滴滴打車服務,都要路邊攔車,遇到下班的尖峰時段,又要趕去餐會,實在焦慮。那時北京的三四環實在是太塞了,當天又下起毛毛雨,我大約等了半小時才攔到車,但得先到辦公室拿一個東西,再到晚餐會場,我不想再次等車、攔車,於是跟司機商量,「我多給你200元人民幣,願不願意等我20分鐘。」

原本他還嘀咕著,看我這樣千拜託萬拜託的,勉強答應之後,一路開到辦公樓下,換我心裡犯嘀咕,尤其那時候,很多人都說大陸人不靠譜,我心想他不一定會等我,因為外面的生意好到不行,他又不清楚我會多久出來。其實,他拿了200元就離開,我也拿他沒辦法。此時我將自己放在無法控制的局面,但我決定相信一次人性。

遇到人性美好的一面,兩個陌生人選擇相信對方 

結果令我感動,他真在原地等我20分鐘,車水馬龍的,他冒著可能被開單的危險等一個陌生人,看到我上車,他也如釋重負。上了車後,我好奇的問他,如果我沒回來呢?他回答說,我收了你200元,答應等你20分鐘,我一定要做到,我在想至少等個30分鐘,若你沒回來,那我也算對得起你。

這是兩個陌生人的對賭,我們都選擇了相信對方,多麼美好的遇見。下了車,我想多給他100元,謝謝他的謹守諾言,但他堅持不收,他說200元是他應得的,但這100元得之不義。我遇到了人性美好的一面,兩個陌生人選擇了相信對方。

另外一個故事,是我有一次去印度出差,在我們搭乘的車窗外,充滿了乞討的印度小孩,我一直被領隊警告,不要隨便開窗給這群小孩任何金錢或物品,因為給了一個,就會有更多人圍上來,永遠給不完。因此,一路上我必須關起我的憐憫,對一雙雙渴望的眼神保持冷漠。

直到中途下了車,我看到一位小女孩大約六、七歲,背著比他更小的小嬰兒,站在遠方的一角看著,卻又不敢靠近我們,他那雙渴望又驚恐的眼神看著我,我實在無法直視我內心的自責,我決定靠近那位女孩,給了他我身上僅存的現金,我看著那一雙驚訝又開心的眼神,露出像珍珠般閃亮的笑容,看著他身後的弟妹,講了一句話,那個發亮的眼神,我到現在不曾忘記。

我知道可能受騙,但那一刻我不想冷漠

後來,果然有一群小朋友又圍了上來,被領隊趕了走,我同時也再被領隊告誡不要有下一次,他說他們太精明了,知道如何博取同情。但我在那個時刻遇見了他,看到了他,他的眼神連結了我,引發了我的行為,這就是一種緣分,那一瞬間,我被觸動了,我知道我可能受騙,那又如何?因為那一刻,我不想冷漠。

人生某些時刻,我們會遇到某些陌生人,然後當下便要決定接受或拒絕。其實沒有對錯,只有選擇,我本身也的確有很多受騙上當的經驗,但某些時刻若損失不大,我寧可選擇善良,相信人性。因為我希望相信良善,可以激發另一個更良善的生命。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