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子導覽列
首頁 > 產業創新 > 吳伯超台北 > 日本版伊索寓言 「烏鴉喝水」

日本版伊索寓言 「烏鴉喝水」

發文時間: 2020/12/02   文 / 吳伯超台北 瀏覽數 / 10,250+

前兩年,珍奶在日本爆紅。

2019年計,連匴手搖飲品牌在日本展店前八名業者,其開店總和即達80家。前仆後繼者,林林總總的品牌不計其數。從原料珍珠,即俗稱的粉圓,進口日本的數量暴增可見一斑。

2019年日本進口珍珠,共計1萬6774頓〈62.4億日圓〉。

曾有的風潮

◆ 供不應求的爆買,日本網路上販售的珍珠,價格翻了三倍。

◆ 根據估算,倘若以每杯珍奶40公克珍珠的用量計,台灣出口粉圓一年已在海外生產逾8億杯珍奶。 

◆ 過去1公噸粉圓出口均價僅約2千多美元,現已上升逾3千美元。

日本購買珍珠奶茶的排隊人潮,圖片來自日本Twitter圖/日本購買珍珠奶茶的排隊人潮,圖片來自日本Twitter

是的,珍奶得道,粉圓升天。

我腦海常聯想著一則伊索寓言故事,你一定不陌生。有隻烏鴉為了要喝到瓶底的淺水,聰明的它飛到河邊啣來小石子丟進瓶中,等石子夠了,水就升到喝得着,解渴的高度了。

在日本,這一圖像更見鮮活。珍珠奶茶真像極了這則伊索寓言。一顆顆珍珠就像不起眼、卻居功厥偉的小石子,墊高了奶茶的水平面,滿足了日本每一位解癮的顧客。

很難想像的是,當我經營的手搖飲要進軍日本時,合作的日方是有文化疑慮的。原因是,嚴謹的日本人並不習邊手邊喝。幾經溝通說服,抱著嘗試的心理,結果也顛覆了日方的想定,有了意料之外的銷售盛況。

然不免的是:任何迅猛捲起的千層高浪,接踵的疑問即是:是否旋即就將迎來類似「蛋撻效應」的衰退急潮?疫情下的事實似也提供了立論有據的依據:從2019年冬至今,日本手搖飲店約50%關門。

不可否認,珍珠奶茶的日本瘋現象,在疫情下、在過度蜂擁後留強汰弱中,必將適度降溫,終須回歸正常的胃納量與品牌、品質優先的競爭常態。但重要的一問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曇花一現,是否在挑嘴的日本,更是珍奶擺脫不了的命定?我的觀察是否定的。

珍奶風潮在日本只是曇花一現?三點不同看法

理由是:

1.應變性:

雖然無論大小品牌,珍珠奶茶在日本展店雨後春筍,蔚為風潮。但台灣粉圓供應商懂得理性以對。並未貿然擴充產能。做法是,改以設備輸出方式,而非貿然斥資投生設備,避免市場反轉導致巨大財損。另方面則採產地分散模式,在海外設廠,包括東南亞、日本等地。除邁開國際化的腳步,亦藉由分散降低風險。

2.豐富性:

手搖飲的變化性遠較蛋撻的品項豐富。手搖飲的特性即是富於變化。以茶作為基底,任一品牌都可佐以各種創想、研發、激盪出千變茶款,新創性不虞匱乏,故不易重蹈蛋撻口味相對有限的覆轍。

3.內化性:

眾知19世紀中葉後,起初日本在面對並考察西方文明時,對其進步大感詫異,而有了這樣的感受描述:「始驚、次醉、終狂」。也就是從接觸伊始的震驚、繼而醉心其發展,最終下定狂心地效法學習先進。因而開創了明治維新的強國之路。

任何事物一經日本認定,其學習力、內化力,總令人興嘆驚豔。珍奶亦然。珍珠奶茶席捲日本後,傳統食物如拉麵、壽司中都可見珍珠的佐配。日本7-ELEVEN也來台急尋粉圓供應,目的就是打算開發粉圓相關商品。甚且連知名藥廠曼秀雷敦的熱銷商品「Melty Cream Lip」也要推出珍奶味道的護唇膏。這也凸顯了日本的民族性,將他們欣賞的事物內化並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 而珍奶在日本內化之下,已成了挑嘴的日本常民飲食素材的佐料,不僅深植日本餐飲界、 甚至進入日常生活了。

雖然疫情衝擊,珍奶浪潮在日本轉趨平靜,但卻是靜水深流。 珍珠奶茶扮演了進軍日本的成功拓荒者,其他茶飲援軍亦陸續深入日本擴大市佔。各種以台灣茶為基底的多樣式茶飲持續推出。如,氣泡茶飲、水果茶等。再佐以台灣的瓶裝茶也進軍日本、連日本的居酒屋也可喝到台灣烏龍。各式的台灣茶飲確實已在日本的多地開花,共譜出相互輝映、深植當地的台式茶飲地圖。

老外觀光客來圓山飯店住宿,也會應景點珍奶。遠見資料照圖/老外觀光客來圓山飯店住宿,也會應景點珍奶。遠見資料照

珍奶仍會繼續於全球引領風騷

珍珠奶茶,作為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台式茶飲之一,仍勢將引領各式台式茶飲進行全球奉茶之旅。

於是,或可套句知名鑽石廣告的經典台詞—「珍珠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顆顆的台灣粉圓,依然會如同「烏鴉喝水」的小石子,堆疊著珍奶一杯杯的水平高度,滿足著世界解癮的顧客。彷若千百年來傳說的伊索寓言,無論在日本、在世界各地,一代代地持續綻放出熠熠光彩,寫著歷久不衰的珍珠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