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心理專家劉軒,近期出新書《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談及疫情後,每個家庭面對的心情調適。他認為,疫後新常態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工作,也影響到了家庭,許多家庭需要重新調整,甚至重修親子與婚姻的功課。以下,即為《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編輯本次因新書專訪劉軒,暢談的精華。
這場疫情,改變了許多人。雖然台灣防疫相對這世上許多地區成功,仍有許多人的工作方式或生活型態,因為疫情,一夕被迫改變,也因此把情緒帶回家裡,帶來了新的問題。
在新書《天上總會有雲,但你才是天空》中,心理專家劉軒給出許多深刻的觀察。他認為,許多人面對疫情後的新常態,不僅要因應工作改變,更可能要面對家庭的改變,有些人還必須重修親子與婚姻的功課。
為什麼?心理專家劉軒舉例說,即便他面對疫情,也讓他家人有些衝擊。比如說他以前常常出差,現在因為不容易出國,變成常待在家裡,老婆有時候還會嫌他太常在家,少了個人空間。會改而期待他出門!
他觀察到,因疫情後,有不少人像他減少出差、或改在家工作等,其實在家的時間都變多了,如果沒有聰明地調整,很多以前不需要解決的家中新仇舊恨,現在被迫開始面對。可以想當然爾,感情不一定變好,反而衝突是變多。
請重新調整家中每個人的心理地盤
他建議,疫情後新常態,第一個要重新檢視的是,調整與尊重每個人在家裡的心理地盤。因為,家人以前在分開時享受的個人空間,現在沒有了。人類是有地盤感的,家裡每個人的界限,是需要調整的。
圖/夫妻之間的相處,需要有個人的娛樂時間。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比如說,曾有一對夫妻,老公長期去中國出差,一個月才回來幾天。疫情後,老公得長期在家工作,結果老婆原本期待的兩人可以多聊、竟變成多吵架!她和旁人感嘆:
❝原來以為老公回來時間多,兩人距離會拉近。沒想到,是更寂寞。 ❞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兩人常在家裡,老公才發現老婆平常在家會熱愛追劇到半夜、吃零食,念個幾句熬夜不好,老婆就翻臉了。因為她現在才發現,老公竟然從來不懂得老婆持家的辛苦,以及需要有的個人娛樂時間。
劉軒觀察,這樣的狀況,就是沒尊重到彼此都在家,還是要有個人空間,不容侵犯。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地盤。例如,老公還是要給他忙工作的空間;老婆則需要有娛樂時間,兩人都要尊重對方。
這樣侵犯地盤的事情,劉軒承認自己以前也犯過。他說,自己有時會回紐約的老家,常常待久了,就會想調整一下家裡的擺設,結果每次總是遭受到媽媽嚴厲且生氣的拒絕。
後來,他才明白這等於侵犯了媽媽的地盤主權。她就在這個家過了幾十年,都是那樣弄、那樣擺,怎麼能幾天內任由偶爾回家的兒子侵犯規矩呢?
許多婆媳問題,起因是地盤爭奪
他也發現台灣人熱中討論的婆媳問題,如婆婆逼著媳婦一定要按照她的老規矩做家事,彼此無法互相體諒。其實,家事的規矩該依誰?也是心理地盤之一,要排解,需要的是家裡兩個女人彼此能同理。婆婆要懂得要媳婦遵守規距,其實是要求媳婦讓出地盤,即便非要對方遵守,也要關照到對方自尊。反過來說,若是媳婦要婆婆遵照她的規矩,也得先懂老人家的感覺,才有可能好好說服不留嫌隙。
圖/婆媳問題往往是為了爭奪家庭地盤。僅為情境圖,取自photoAC
這,也就帶到第二個華人家庭常忽視、也需要學習的功課:真正尊重對方的感覺,鼓勵對方把感覺說出來。
華人長輩,常刻意輕忽晚輩的心情
劉軒指出,可能是華人儒家威權文化使然,他常看到很多長輩,喜歡用輕蔑的語氣來打發晚輩的「感覺」。最糟糕的一句話,就是「這有什麼大不了?」
他在新書中解析家庭衝突,便強調這句話,是想讓家庭和諧「千萬不該說」的那四句話之一。因為,「這有什麼大不了?」通常代表著,你聽了對方說的事,覺得對方說出的事情不叫個事;他的感覺,不是個感覺。那背後呈現的態度,是非常不尊重對方的心情,也等於不尊重他個人了。
之後,被輕忽的小孩就算人生遇上大事,也沒興趣和你分享;接著,他更可能說話愈來愈酸、愈來愈帶刺,因為他想要測試,「怎樣的話才會讓你覺得大不了?一定是很兇的話啊。」可以想像家裡的氣氛會變得多糟。
劉軒說,常常看到年夜飯圍爐上,長輩一個日常問話,晚輩突然情緒大爆發,真不要怪對方玻璃心。很多時候,就是長期以來你刻意忽視對方的感覺,這些情緒積累久了變成一系列的新仇舊恨,好像電影的前傳。最後,只要長輩在飯桌上輕輕點一句,「怎麼還沒結婚?」小孩就會突然理智線斷裂。
那就是因為,他長期以來都覺得你沒尊重他,因此認定你這一句話,背後必然還有話,導致他根本沒辦法當一個平凡的問話來應對。
也因此,學著和家人好好聊,更是第三個劉軒建議每個家庭必修的功課。
劉軒表示,他們家是很開誠布公談心情的家庭。他常和老婆,小孩在餐桌上彼此分享別人家裡不會分享的細膩心情故事。比如說:
❝你最近感到寂寞的一次經驗、❞
❝你最近決定原諒對方的一次經驗。 ❞
不過,他絕不建議其他爸媽或夫妻馬上回去照做。因為這習慣需要的是長期培養,你貿然去做,小孩或另一半聽到,只會覺得對方好怪好噁心。
打開心房,要有台階
「打開心房,要有一個台階。」劉軒說。他其實是靠著自己設計的一套心情問句卡牌,放在餐桌上,拿起來問大家,慢慢在自家培養起來。他的小孩不會覺得是爸媽問他,而是卡牌問他,回答起來比較沒有壓力。
同時,玩這個卡牌遊戲還有一個必備的條件:每個人都得回答,不可以只有小孩回答,大人不講。很多華人家庭,是大人從來不肯講自己心裡感覺,卻期待小孩開誠布公,那怎麼可能?!要交心,就得平等地要求每個人。
看來疫後新常態,為每個家庭的相處,帶來不少新課題。劉軒並不主張一切都要容忍,但是不妨學著做個掌握界限、又能對家人體貼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