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了個把月的聚會,終於在部分成員完成返台隔離與居家檢疫後相聚。
經營規則有什麼用?
2014~2015兩年,我密集在兩岸來回授課,當時派駐在大陸某台商PCB大廠的幾位年輕人資,離職後,近幾年在台創業,公司一直維持穩定。5月疫情爆發前後,公司一度面臨生死存亡之秋,半年過去,公司不但沒死,反而逆勢成長。
我問:「到底靠什麼能力,讓您們起死回生?」
「背書的能力。」小駿用五個字簡單回答我。
小駿:「30歲上下在大陸打拚,本以為去到世界級大廠工作,會學到很多經營方法,沒想到公司卻要我們背無窮無盡的經營規則。」
圖/在公司面臨生死存亡之秋時,經營規則成了指引我的明燈,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小駿及同桌的幾位人資夥伴,開始像機器人一般,在我面前逐一背出相隔六年卻毫不生澀的經營規則。
「第一條……,第二條,……進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老闆……」
小駿:「年輕的時候不懂這些是什麼意思,當我遇到自己公司生死存亡之時,它們卻變成指引我前行的明燈。」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我這50幾歲的大叔,跟30幾歲的小兄弟,一起沉浸在幾年前的回憶中。
歹徒到公司潑糞,老闆的後續處理是?
你相信「以人為本」嗎?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WHqSFeg08&t=6s
我年輕時工作的某家電子公司,也有一個經典案例,我雖然未曾經歷,但公司資深員工都知道這件事。
某日一名蒙面歹徒,闖進大廳,大喊某位員工的名字,據傳是該名員工在外頭欠下債務,歹徒為了討債,在大廳對總機小姐潑糞,隨後揚長離去。
董事長知道這件事以後,不是先詢問該名員工是誰?外面做了麼事?或是要求他立刻出面解決,而是在公司大廳地上擺個火爐,讓兩位受驚嚇的總機小姐,跨過火爐,吃碗豬腳麵線,然後包了兩個超大紅包給她們,後續公司怎麼處理這件事我有些忘了,但老闆第一時間的舉動,在公司內部傳為佳話。
據目前仍在職的員工表示:「以前的老闆比較會做人,現在的老闆比較會做事,公司對於員工的照料,體貼入微,公司動輒超過20年年資的同仁,到處都是,公司半世紀的成長有目共睹。」
信義學,做信義人
離開上面的電子公司後,我到信義房屋任職,也奠定我未來20餘年職涯的發展基礎,當時老闆諄諄教誨的核心價值與經營理念,在我正值壯年之際,也成為我授課內容的點滴、撰寫文章的核心理念,更成為我經營個人事業與品牌的中心思想。
「創造沒有雙黃線的組織」
「開班不開除,用人不留人」
「有多少店長,開多少店」
「下雨天,是勇者的天下」
「先義後利」、「多栽一棵樹」……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sR-3VBk0
當時,創辦人周俊吉先生時時提醒大家的是「因為付出,讓我們成為最幸福的人,時時刻刻手心向下,施比受更有福。」
近期閱讀信義房屋集團40週年出版的書籍:《信義學 —— ESG先行者十個有溫度的創新》格外有感,這讓我想到一句經典廣告名言:「信義,時間能證明」。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這句是電影《刺激1995》的經典台詞,上頭所說的三家企業,都是國內上市公司,規模都很大,企業領導人與創辦人半世紀前的經營理念與創業思維,引領後輩勇敢向前,或許你會說:「這些可能是造神故事吧?」
或許有些企業正是如此,但這三家企業的經營使命與理念,都是經過我親身參與的,公司不可能沒有缺點,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公司,但我相信企業領導人以身作則,及其創業初衷的核心價值,會是引領企業變革,最重要的指引。
我自己在今年5月疫情來臨時,也遇過心理掙扎與糾葛,對未來也充滿恐懼,透過閱讀名人書籍與創業理念,也能讓我克服恐懼,對自己未來重燃希望。
❝恐懼囚禁靈魂,希望還你自由。❞
對我而言,無論企業核心價值,或是個人中心思想,這就是人類前行的希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