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聯合報針對六都首長施政滿意度、城市光榮感和幸福感等面向進行大規模的民意調查。台北竟成為市民幸福感和光榮感最差的城市,柯市長的施政滿足度和不滿意度也都是六都最差。
民調結果顯示,六都市民都認為高房價是逾半數國人公認的民怨之首,不分南北皆列為希望最優先改善項目。
顯然當前政府高房價施政方向應嚴肅面對重新檢討。看到目前中央及地方政府首長只是以興建社會住宅作為高房價回應重點,完全無助解決此民怨之首!
台灣房市結構〉大市場、小政府
認清台灣房市是「大市場、小政府」的結構,在絕大多數住房由民間市場所主導情況下,政府不可能透過極少數的出租社會住宅,可以達到「以量制價」的效果。
政府首要關鍵應是「健全市場機制」。六都各行政鄰里地區,透過地理資訊系統,房市詳細資訊的供、需、價、量、質應完全即時透明公開,沒有扭曲不實,讓全民都能清楚掌握。
目前房市資訊任由業者哄抬炒作,最近稽查竟仍有超過七成預售違規案件,政府責無旁貸,應投入更多人力資源,整頓房市。
建議房市銷售不實行為,不應只以「廣告不實」輕微罰款了事,而應改以「詐欺行為」刑罰嚴懲,並公布不良業者名單,才能戳穿部分高房價的個案假象,不會造成高價定錨及全面擴散效果!
圖/政府應健全租屋市場,才能真正幫助到弱勢家戶。陳之俊攝影
其次,政府應大力整頓「租屋黑市」,健全租屋市場。如此才能真正幫助弱勢租屋者,保障其租屋的基本權益。尤其當前政府提供的「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都因租屋黑市使得弱勢家戶看的到、卻租不到的困境。
清查租屋黑市、專款補助弱勢族群
建議中央修訂《租賃條例》,建立租屋登錄制度,掌握租屋市場資訊。地方政府也應增加稽查租屋市場的人力資源,同時結合國稅局一起清查租屋黑市現況,並將增加租金稅收予以專款補助弱勢租屋族群。
一但租屋市場健全,租屋有保障,市民不需被迫購屋,需求減緩,高房價也會逐漸下滑。
地方政府應透過增加「非自用」房屋及土地的交易與持有成本,包括逐漸提高房地的稅基及其累進稅率,以降低房地的投資誘因。
如此不但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改善地方公共建設;更重要的是促進房地的有效利用,一但投資房市無利可圖,房價自然下降。
猶記得我在2013年台北市副市長任內,上任4月初首要工作即訂定房屋銷售規範,整合地政、都計、建管、稅務及消保等單位,由我帶隊不定期執行聯合稽查房屋銷售狀況,強力執法並公布違規業者。
同年又首創「代租代管」、「愛心房東」及「老屋健檢」政策;年底亦逐漸提高房屋及地價稅基;隔年4月更與財政部長共同研商立法,5月通過提高非自用房屋累進稅率,台北市率先於7月實施包括建築業者在內的「囤房稅」。
北市蛋黃區房價領先反轉,與過去大不相同
很明顯的看到台灣房價從2014年下半年即由台北市蛋黃區領先反轉下滑,然後逐漸向外擴散到新北及中南部地區。這現象與過去房價衰退都由新北蛋殻區開始才逐漸擴至台北蛋黃區的趨勢,大不相同。
當然,後來房市政策逐漸鬆綁,房屋銷售稽查亦不積極,投資炒作風潮再起,再加上資金寬鬆、低利率,房價也就扶搖直上。
曾幾何時,台北市各項民調從首善之都變成吊車尾,這是對首長城市治理的警惕。市政建設,涉及許多專業領域,避免「官大學問大」的階級治理文化,尊重且信任專業人才,將心比心的對待同仁,這是城市治理成功的絕對關鍵!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