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雲大師圓寂了。2023年元宵節下午5時。
「師父慈悲,他選擇了這個時間,我們弟子好安排一切。」佛光山上的僧徒依照他的安排,在一週內讓海外各道場的僧徒和佛光人能趕回本山,於2月13日完成圓寂讚頌和荼毘(燒化)大典。
遵照師父遺願,一切從簡,不發訃聞,不組治喪委員會,不做繫念佛事。
設在雲居樓的圓寂讚頌禮堂十分素樸,牆上星雲大師一筆字寫著「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這原是唐朝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法,在75歲高齡,自知歸鄉無望留下的遺偈。星雲大師借此偈表述他當年渡海來台弘法,如今的遺願。
大廳中央,置放著大師的真身「涅槃塔」,前面只有遺照、蓮座、鮮花和紫絨上綉著「戒定真香」四字。全場僅蒼松與蘭花布置,莊嚴肅穆。
23歲渡台弘法的和尚,一無所有;97歲圓寂的星雲大師,他提倡的「人間佛教」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在全世界已有數百萬僧信二徒,創建三百多個寺院道場、16所佛學院、五個大學。實踐了他的心願:「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佛法弘揚滿人間。
1989年,兩岸三通已開放,大師組了一個信眾團赴大陸探親參訪。回到台灣,我們為他辦了一場「星雲大師大陸行」活動,自此開始了一段長遠的緣份。
超過30年的緣份,許多追隨他的小故事點滴在心頭。
只有小學畢業的星雲大師,靠自修自學,聰慧精進,在大陸就當了小學校長。來到台灣,初期在宜蘭,即開始獨自弘法。組歌詠隊、寫作班,用歌唱、講故事、寫作、教育,讓一般大眾親近佛法。因為他相信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的本意,是入世的、積極的,是要親近大眾、方便接引的。
圖/星雲大師。佛光山提供
弘法筆耕不輟逾3000萬字、出版395本書
1957年他在台北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租三重埔狹小的辦公處,一個字一個字刻鋼版、編寫油印佛教刊物,寄往台灣南北,還到港澳、東南亞。後來寫《釋迦牟尼傳》,又寫《玉琳國師傳》改編電視劇。星雲大師靠他的一枝筆,維持著弘法的小苗。他始終筆耕不輟,陸續共出版395本書,寫下3000多萬字。
大師深知出版事業的辛苦,不僅免費授權我們出他的著作,還應允寫他的傳記《傳燈》。有一年的春節前,他突然打電話來說:「我要買XXX本書,錢我馬上匯給你們。」原來,他想到我們該發年終獎金了,怕我們財務不佳,年關難過。
1985年,大師從佛光山退位,傳衣缽給心平和尚,也開始弘法世界五大洲。在美國洛杉磯建西來寺,是國際佛光會的起點。
記得1990年,我們到西來寺參訪,正逢1989年「六四事件」後,轟動一時的許家屯(中國駐香港最高負責人)逃到美國事件。
當時傳聞許家屯住在西來寺,我們探問大師,大師說:「是的,中國大陸還為此非常不高興,不諒解我。」我們問他為什麼甘冒這樣的風險?他說:「我告訴大陸的領導,這就好比鄰家的孩子逃家出走;我把他收留了,免得孩子在外闖禍。」大師如此的用心,當時並沒有得到大陸當局的諒解。
我曾經問星雲大師:什麼是人間佛教?他說:「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就是人間佛教。」
他擅長用小故事說佛法。一位成功的科技新貴因為太認真工作,求好名利,後來生病了。他請師父開示,星雲大師說:「你要放下」,怎麼放下啊?
星雲大師就用比喻:有一位年輕人爬山,不小心掉下懸崖,過程中他突然抓住一株小樹,青年就祈求佛祖救他,佛祖說:「你把手放下!」年輕人望著下面的深淵,不但不放還抓得更緊。佛祖就說:「你不聽話,你不放下,我怎麼救你啊?」
行佛比學佛更重要,存好心、做好事、奉獻社會
一般印象佛教徒要唸經、打坐,星雲大師對我說:「行佛比學佛更重要!」「好比妳出版好書,寫好文章,對社會有貢獻,妳就是在行佛。」
2009年,他對當時台灣社會的亂象、假新聞充斥、偏激的、醜陋的消息傳播影響深遠,十分憂慮。特別請了張作錦社長、高希均教授和我籌備「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他對我們說:「現在只有媒體可以救社會了!」
他要鼓勵存好心、做好事、表現優異、對於社會有貢獻的記者;教育好記者的新聞系老師,以及有潛力為社會提供正向資訊的年輕媒體人。
星雲大師說佛經裡有「雙頭鳥」的故事。一隻鳥有兩個頭,一頭是善鳥,心地善良、開朗歡喜,大家都很樂於和牠親近;一頭是惡鳥,善妒、猜疑、看什麼都不順眼,大家也和牠保持距離。
有一天惡鳥見善鳥那麼開心,心生妒忌,就餵牠吃了毒藥。結果善鳥死了,惡鳥也一起被毒死,因為牠們本來就共有一個身體。大師的比喻告訴我們,社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惡質新聞對社會的傷害要大家一起承擔。
1994年暑期,大師正好北上松山台北道場,電話約高教授和我去吃中飯,他戲稱是「飛機餐」,所有的素齋放在一個餐盤中。
飯前他引我們去辦公大廳,就在一角,見到一張張書法字鋪了一地。他說:「這是我寫的毛筆字,寫得不好,但如果你們歡喜,就送你們。」
圖/星雲大師揮毫。佛光山提供
書法廣結善緣:「不要看我的字,要看我的心」
初見字體娟秀中藏著勁力的書法,立即讓我聯想到胡適的字。大師送給我的四個字「覺性妙心」,如今掛在我辦公室,每天抬頭就見到這個開示。
大師在80歲後,長期糖尿病的影響,視力僅剩1%,他說,「只能靠眼角的餘光見物」。有一次上本山看他,他帶我們在傳燈樓前的魚池餵魚,突然說,他自覺身體老了、病了,「好像沒有用了!」。過了幾天,就聽聞他開始寫「一筆字」。他的一筆字蒼勁有力,似張大千晚年的潑墨。
自此以後,他以「一筆字」書法結緣,在大陸建起了一個個新道場,又以「一筆字」成立公益基金會,辦了新聞獎、文學獎、教育獎。他還是說著「不要看我的字,要看我的心。」
97歲的星雲大師安詳捨報。
他推動的人間佛教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佛說的,是指佛陀釋迦牟尼佛的學說;人要的,是指和人類生活、環境、生存息息相關的和諧、進步、幸福、美滿。
在台灣,他是第一個創辦佛學院培養僧眾人才的人,第一個編「佛光大藏經」「佛學大辭典」的人,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佛學文章典籍的人,第一個用廣播電視弘法的僧侶;全球第一個創辦佛陀紀念館的僧人,第一個寺廟道場遍及全球的人。
他早在85歲時就寫下遺囑「真誠的告白」,從傳承到制度到文化,從哪些該做的事到哪些不該做的事,鉅細靡遺,一一交代佛光弟子。
這位一再強調「從法不從人」「法幢不容傾倒,慧燈不可熄滅」的一代高僧,對生死早就準備好了,「只是他們(弟子)還沒準備好」他笑說。大師儘管病身辛苦,但他不以為意,一再說「我與病為友,很歡喜!」現在他重擔放下,交給了僧眾信徒,相信佛光弟子必會承襲他的心願:
「心懷度眾慈悲願 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一生何所求 平安幸福照五洲」。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CEO;原文刊載於遠見雜誌2023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