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亞洲大學講座教授,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曾任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與北大之客座教授,以及亞洲大學副校長,並擔任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理事長。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ISI期刊、學術專書由Birk-hauser出版,曾獲2003年第一屆歐洲建築學術論文「派粹維克獎」,並受邀為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國際評論。
2007年受邀主持台灣首次十國二十位建築師之「下代基因」集體創作,由A+U雜誌發表為2008年6月全本專輯、並受邀參加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8年應大師Peter Cook與伊東豊雄邀請,參展台灣首度受邀之「歐亞建築新潮流2008-2010巡迴展」。
劉育東.台中
發文時間:2023/02/06
2003年大眾化的一項商品 —— 電動車,除了以電池為動力外,也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多種智慧裝置,不但讓AI被世人琅琅上口,也讓…
發文時間:2022/11/04
全球碳排放量激增,氣候異常已是人人皆知、甚至親身遭遇的課題。各國的對策也紛紛出籠,減碳排放、獎勵綠能、增設碳稅等等,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則務必要推動綠能車。因此,德國率先宣布2030年…
發文時間:2022/08/14
假如把人類歷史以「個人電腦」來劃分,發明前,大家沒有個人的桌上電腦,也沒有可外出的筆電,那個時代,台灣經濟條件尚差,不能出國觀光也沒護照,出門在外,最怕的是「鑰匙掉了」「錢包掉了」…
發文時間:2022/05/19
去年東京奧運在全球疫情嚴峻下展開,台灣獲得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許多民眾盯著電視,為舉重選手郭婞淳喝采,為羽球男子雙打李洋、王齊麟讚嘆,為柔道選手楊勇緯加油,更在媒體大量關注下,全國…
發文時間:2022/02/15
如果各位跟我一樣是五年級生,一定也有一樣的困擾。家中整面牆的紙本書籍,想捐給大學圖書館以便讓更多學生閱讀,這幾年得到的答覆經常是「我們紙本圖書已足夠,不需再接受捐贈,但電子書十分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