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留住一片可以仰望的天空 文 / 尤虹文. 台北 2020 是難忘的一年,12/31原本受邀於天下遠見「開拓者」知識饗宴中演奏,嗣因疫情知識饗宴遞延至 4/17 。美麗熱情的好友邀請不用上台的我參加她的跨年晚宴,在聚會上巧遇嚴總裁… 更多內容
相信的力量 文 / 賴珩佳. 雅加達 最新的迪士尼電影「尋龍使者:拉雅」(Raya and the Last Dragon),主角取名為「拉雅」(Raya)有別於一般迪士尼電影女主角的名字,印尼文恰好有「拉雅」一詞,為… 更多內容
賞櫻之都溫哥華 文 / 顧小崙. 溫哥華 春天來臨,尤其清明之後正是賞櫻時節,溫哥華整個四月隨不同櫻種及栽植地區可以應時追尋芳蹤! 清明白櫻每年四月清明前後,大樓底層院子有一列八株50年的白櫻必然準時盛開。三月底… 更多內容
我的三棵橄欖樹 文 / 江振誠. 宜蘭 有些人可能有注意到,我的自傳電影《初心》,英文片名是《André & his olive tree》(江振誠和他的橄欖樹),在影片中,出現過三棵橄欖樹,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我… 更多內容
雲城春來也! 文 / 顧小崙. 溫哥華 加拿大地跨大西洋與太平洋,東西岸氣候呈現相當不同,溫哥華居西,岸外有一個相當於台灣大小的溫哥華島(面積三萬2000平方公里)擋住了北境阿拉斯加的寒氣。因此雖然位置上比西雅圖偏北(兩… 更多內容
新冠肺炎教會我們的事 文 / 尤虹文. 台北 我有一個朋友疫情前每個月香港美國飛,去年一整年待在美國。一開始覺得不習慣,後來慢慢發現疫情前忙碌的節奏對身體太煎熬了,整年不環球出差好舒服。很多美國人覺醒,疫情前自以為「理所當然」… 更多內容
台北市萬華運動中心 文 / 方祖涵. 華盛頓 在台北這幾個月,生活還算有點規律。我會在早上沿著西寧南路往北走,經過紅樓、尚未甦醒的西門町,有時遇見唐吉訶德排隊人潮,然後抵達每天必須停駐約一個鐘頭的地方——萬華運動中心。或許因為… 更多內容
故宮的脊梁會說話 文 / 顧小崙. 溫哥華 八年前乘遊輪去阿拉斯加,途中無事去圖書館翻看,見到一本三公分厚的洋文書 《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1421年中國已發現美洲》… 更多內容
聊聊我眼中的貝老: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建築大師貝聿銘 文 / 顧小崙. 溫哥華 現代主義最後一位建築大師貝聿銘,是1917年蛇年生人,蘇州世家。獅子林是他們家宅,自幼受中國詩書熏淘。父親是中國銀行行長貝祖貽,在上海有貝公館。1935年由上海偕聖約翰同學熊安仁(…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