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後,中共宣示回到馬克思主義,並與鄧小平剝離。這是造成今日中國內外局勢丕變的深層原因。 一、鄧小平倡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突然變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更多內容台灣的生存戰略有三種選擇。一、台獨,就必須消滅中華民國。二、維持中華民國,就要化解台獨。三、借殼台獨,台獨搞不成,中華民國也活不下去。所以,本文上篇(刊在7月19日)說,借殼台獨將…
更多內容本文試論中共及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新戰略,同時也談兩個概念:民進黨的垃圾時間與北京的加工自殺。垃圾時間是體育賽事的詞彙,意指比賽進行至比數太過懸殊,不可能反敗為勝,剩餘的賽事即是垃圾時…
更多內容(一)全球化裂解中重大政策承諾7月中行政院國發會宣布:在蔡總統任期結束前,人均GDP可達3萬美元,今年預測約為2萬7000美元。儘管3萬美元仍落後其他三小龍甚多,但總算呈現了我們在…
更多內容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對不少人的生命/計造成威脅;5月31日,敦南誠品熄燈,讓許多人的書香回憶畫下休止符。但不論如何,疫情會過去、文化會延續,即便現在烏雲罩頂,但希望總是會…
更多內容5月21及22日北京兩會涉台報告,不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及「九二共識」。至23日,政協主席汪洋在分場又重申這兩個關鍵詞。但28日總理李克強記者會,留下了「九二共識」、「和平統一…
更多內容(一)「醫」食住行育樂「和」沒有開放的台灣,就不會平和地產生民選的總統;不追求「文明台灣」,總統還能找到更崇高的執政目標嗎?沒有兩岸和平,烽火中的劫後餘生,也是慘不忍睹。蔡總統要把…
更多內容經此疫癘,世界丕變,歷史軼軌。當然,兩岸關係也勢必改變,不可能再走在過去的軌轍上。世變的中心在中國。疫情將中美貿易戰積累的「修昔底德情結」再推升堆高上去。大陸體制內學者警告,已經出…
更多內容